去东南亚开国际学校,会是国内教育集团的脱困之路吗?
当国内再开民办学校变得困难重重,不少国内教育集团就想到去东南亚投资、并购学校。而当中国不断崛起,一些东南亚当地教育集团也在找中国的合作伙伴。
最一开始听说这类事件时,我比较担忧疫情和东南亚大学的知名度。
真的会有人愿意冒着感染的风险,到一个“除去新加坡的两所大学,其他都进不了世界前50”的地方去留学吗?要知道中国大陆都有清北复浙交,五所大学进了QS 2022世界前50。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家庭用脚投票已经给出了结论——根据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发布的一组数据, 截止2021年,马来西亚高校国际生申请人数成功破万,高达11,155人。
其中,来自中国留学生的增长比例最大,达到157%。在所有学位的申请中,Ph.D博士生的申请比例也是最多的,高达127%。(来源:马来西亚留学联盟)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会选择东南亚留学?我们国内的教育集团又能与东南亚的教育集团如何合作呢?
想去东南亚求学的家庭心态
我是从教学转行商业的,在学会商务运营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客户只会选择在ta可选的范围内,最有利的那个项目,而不是“选这个也可以达到目标”的那个项目。
也就是说,会选择东南亚求学的家庭一定是觉得综合考虑下来,去东南亚比留在中国或者去美英澳加读国际学校、大学更划算、更值得,才会去的。
于是,我向几个在东南亚求学的家庭了解了一下,他们选择那里的缘由。
一位广州的家长说:
我们本来想选择广州或深圳的国际高中,然后再出国的。后来我认识一个北京的校长,他说他们在广东的校区比北京的校区一年多收10万学费,所有课程都一样,北京的师资明明更成熟,而这边还是新开校。
他说在广深只有卖得贵,家长才觉得是好的。
呵呵,这种想法骗骗深圳人还差不多,我们老广都是喜欢‘便靓正’的!我们难道不会直接送孩子去北京、上海、香港读国际学校?
后来我一想,一样都要送孩子出去读了,那还不如直接送到外国读呢。但是美英澳加都比较贵,你知道我孩子现在在马来西亚国际学校的学费是多少钱吗?5万人民币一年。30万够我孩子读到高中毕业了!
另一位深圳的家长告诉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深圳的国际学校,不是听说在查资质,已经倒了一批学校了嘛,剩下的不知道还会怎么样。
又说现在不能新开义务制内的学校,高中阶段连培训机构资质都不能办了,但我看深圳有几个择校平台还在介绍各个新开校,每个讲的也都差不多。
上什么课,什么时候入学考,每班招多少人……我问他们这所新开校是什么资质,他们就一直强调教育集团有实力、校长好,不正面回答资质问题。
我就很怕又像去年某校一样,还没有办出资质,就已经叫这些机构帮它做招生宣传了,结果没办出来,就要学生立刻变身外国人,最后受苦的都是家长和孩子。
所以我很迷茫也很担忧,就想索性换个地方。我不想离老公太远,本来想去香港,但香港校园小设施旧,我们又不会粤语,而且主要是因为暴乱过,我也有点怕。选来选去还是东南亚,又近又国际化,学英语方便。
现在的学校在一个马来西亚的高档国际社区里,超大,各种体育设施都有,办学十几年很成熟,还有很多国际认证,让我感觉比较安心。
还有一位上海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了东南亚。
对话
我:上海都算是全国国际教育资源最好的地方了,你为啥还要把孩子送到东南亚读书啊?考上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的难度可不比复旦交大小啊。
家长:谁说把孩子送到东南亚读书一定是要考他们的大学啊?东南亚的国际学校跟上海一样,有钱读书又好的孩子都是考英美名校的。我们去那里也是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英语环境的外国生活,为以后去美国做准备。
我:那为啥不直接去美国读高中?
家长:我跟你说,我们希望的是孩子有国际化的视野,而不是美国化的视野。美国现在白左白右都有点吓人……所以我觉得,孩子如果待过不同的国家,他就有更全面的比较,更open-minded,不容易偏激和盲目。
而且你知道东南亚是欧美人的‘后花园’吧,我孩子所在的国际学校就是,要欧美有欧美,要东南亚有东南亚,要华人有华人,老师多元学生多元,带来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就多元。
国内读完义务制,算是打好了基础,高中走到新加坡,大学再去更远的美国,研究生再去个英国,不就对各个地方都有了解,人脉遍布全世界了么。
当然,也有几位家长告诉我,他们不想孩子很早就离开家,也觉得放弃事业陪读很可惜。所以就算疫情结束了,他们也不考虑。两种声音都有。
不过留学东南亚还是要比我以为的更受中国家庭欢迎一些。
想在东南亚开学校的国内教育集团的心态
有需求,就会有商机。尤其是在一个行业受到打击和限制的时候。
在国际教育界,除投资人以外的员工而言,他们不仅升职加薪的机会在减少,甚至连最基本的保住工作的难度都在增加。 国际教育行业过去的升职加薪,很大一部分是依靠不断开出新学校,然后有能力有雄心的员工跳槽到新学校来实现的。
而现在开设民办新校这条路很大程度上被堵死了,所以在已有的学校里,上边的人不走,下边的人就没戏。
就算走了,新领导也很可能是从别的学校同级别的人里招募的。因此对于二三十岁就走到职场尽头的员工而言,会很压抑。
而国际学校的老师又可以转行去哪里呢?
中高考的学校教的内容跟我们不同,培训机构伤亡惨重,想去企业却发现自己的工作经历仅限于上课当班主任,或者管个学科组,不懂商业那套就无法跟上外面。
我看到很多讲述教师工作不顺心的故事时感到,其实工作不开心不仅是因为某个难带的班级、某个针锋相对的同事、某个性格不合的领导、或者某个不公平不合理的制度才造成的。
真正让人难过的是,自己既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又没有能力转换环境,就是被“欺负”了,也只能困在这里,这种无望的困顿感吧。
这个部分为什么要先讲员工心态,因为他们直接关联到当下国内民办教育集团的心态。
一方面是维持集团运作的打工人们郁郁寡欢、东张西望、索性躺平或者窝里斗的事件在变多,这就变相使得集团人力成本、沟通成本增加不少。
另一方面是外部的 “三座大山”。
第一座是资质,光这条就要砍掉或转公不少学校和项目了。
第二座是市场,现在国内低龄段家长对国际教育的观望心态,和理性判断的意识大幅增加,唯一能新开的外籍人子女学校,也面临着外国人数量大幅下降的局面。
第三座是财务,现已在开展“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后续还可能会查什么呢,教育集团们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三关都能通过、且还愿意继续办学的民办教育集团恐怕会减少很多。如果是重资产模式的教育集团,前期投资巨大,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何时才能回本,现金流是不是有点紧张了。
如果本就是经济实力一般的轻资产模式的教育集团, 各类租金和外国品牌费等固定成本就是每年招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口碑好的还好,口碑不行的,那每年真是如履薄冰地过。
员工最多是赚钱少,投资人则可能大额亏损。所以这个不需要考虑升迁的投资人阶层也被“困住了”—— 面对如此之大又越来越大的沉没成本,和如此之慢又人心不齐的大队转向,想收手,心有不甘,想转型,何处是方向?
所以说,整个国际教育行业从上到下都不容易,都在寻求新的 增长点和突破口。
分析完上述心态后,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内的教育集团想要或者需要与东南亚教育集团合作了。
首先是政策。中国目前对 “教育出海”,尤其是一带一路上的出海,是很支持的。各地中国学校、鲁班工坊也都在陆续开办。
其次是市场。我们在第一部分讨论过,东南亚的国际教育有其不同于国内、英美学校的独特优势。如能合作或者并购一所东南亚的国际学校,在其学校里增加中国项目,又在国内学校里增加东南亚项目,把世界的学生带来中国,把中国的学生带向世界。
这样既有特色,又增加一个盈利点,会解决一部分两地家长的需求,也能延续集团扩张,为集团带来更多收益。
综上,现在国内教育集团特别需要一个政策支持、招生前景好的突破口,来盘活、带动集团的持续发展。
而东南亚的教育集团也在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借用一家东南亚某教育集团老板的原话, “只要中国继续崛起,只要年轻人不躺平,我们这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中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