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召开

   日期:2021-12-14     来源:环球网    评论:0    
核心提示:“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召开。
本次对接会以“质量·变革·创新”为主题,旨在解读“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产教融合、企业发展等相关政策,交流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进展,分享一年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项目实践经验,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探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助力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主办,中教全媒体、慧科集团承办。大会吸引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成员以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领域专家、学者、广大教师、院校和企业代表的广泛参与。本次对接会通过新浪教育、中教全媒体在线、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线上对接展示平台以及环球网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会议当天约60万人次在线上进行观看。
 
12月8日上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隆重开幕。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主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发表致辞。范司长指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经过八年发展,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1100多家企业合作立项7.6万项,企业提供直接经费支持超过27亿元,实现了由“量的增加”到“质的飞跃”,正在成为产学合作的“闪亮名片”!
 
范司长总结了产学合作育人的三个发展阶段和特征。一是产学“协作”阶段,特点是学校和行业企业互相借力;二是产学“合作”阶段,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目标已经清晰且统一;三是产教“融合”阶段,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办学成为普遍现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正是“融合”阶段的探索,鼓励企业将工厂办到学校里,鼓励学校将课堂开在工厂中。
 
范司长指出,未来要将产学合作第二阶段走深走实,大胆探索产教融合第三阶段。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切入口,推进三个融合:将教育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融合,将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相融合;推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交叉融合。
在上午的对接会议程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华为公司企业BG人才生态发展部部长孙刚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华为人才生态的十年探索与实践”为题做了主题报告。慧科集团共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岳喜伟围绕“数字赋能人才振兴,协同育人推进高质量发展”做了主题报告。
 
本次对接会上公布了124个2021年度优秀项目案例,发布了《产学合作教育研究》内刊,同时发布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环球网专区。
 
12月8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阿里巴巴集团高校合作总监周恩昌、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中软国际产学合作部经理成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麒麟软件高级副总裁张娜、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益民、科大讯飞高教人才培养副总监张娜等校企嘉宾以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办公室主任时阳各自分享产学合作的新形态、新模式、新成果。
 
12月9日设置了两个平行分论坛。上午,来自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的13位优秀项目案例负责人将集中进行优秀项目案例分享。同时,12月9日全天将进行企业项目宣讲会,近30家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宣讲。
 
为方便高校教师、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项目指南,拓展校企合作交流途径,本次会议专门设置了企业项目线上对接展示平台,提供视频宣讲、图片展示、项目简介、对接会回顾、直播回放等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对接会”。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实施8年来,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引领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实现了项目数量、项目质量、项目影响力的巨大飞跃。2014年至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参与本科高校1100多所,国内外企业1100多家,项目立项7.6万项,企业提供经费支持约27亿元。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热门国际学校 更多>>
国际学校选校升学网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址: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科学园区东川路555号6号楼7层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830451/54830452
直线:021-54830497 传真:021-5442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