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对话|考入常青藤盟校中唯一一所音乐学院的学生们之后在做什么?

   日期:2021-09-23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0    
核心提示:耶鲁音乐学院(Yale School of Music)是常青藤盟校中唯一一所音乐学院,使命在于培养和激励具有杰出艺术和学术才能的学生,并引导其为音乐和社会服务。为此,耶鲁音乐学院一直着力塑造着充满活力的音乐氛围,并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舞台去展示他们的才华。
耶鲁音乐学院(Yale School of Music)是常青藤盟校中唯一一所音乐学院,使命在于培养和激励具有杰出艺术和学术才能的学生,并引导其为音乐和社会服务。为此,耶鲁音乐学院一直着力塑造着充满活力的音乐氛围,并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舞台去展示他们的才华。
 
在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主持的播客Yale Talk(耶鲁对话)中,他与两位来自耶鲁音乐学院的学生Florrie Marshall和Ryan Tani聊了聊他们是如何走上音乐道路,在耶鲁音乐学院的经历与收获,以及疫情影响演出的情况下作为音乐人的观察与体会。
 
耶鲁对话|考入常青藤盟校中唯一一所音乐学院的学生们之后在做什么?
Florrie Marshall,耶鲁音乐学院'18届校友、中提琴手
 
Ryan Tani 耶鲁音乐学院'21届校友、男高音、指挥
 
以下是本期播客内容的翻译整理(编辑时进行了修改和删减):
 
Q1 你们是如何开启音乐道路上的探索的?
 
Florrie Marshall:我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我的父亲以制造和修理吉他为生。他的家人都是小提琴手、中提琴手、演奏家和教师,所以可以说音乐是流淌在我血液中的。
 
我的曾祖母与耶鲁音乐学院有着更为久远的联系。她与耶鲁音乐学院的Elizabeth Parisot教授来自同一个故乡,她的一位同事兼朋友曾是Elizabeth Parisot教授的第一任钢琴老师。
 
在我十多岁时,我就发现自己热爱练琴与演奏。然而在17岁正准备本科面试期间,我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导致我的背部严重受伤,在未来三四个月内都无法演奏乐器。那个时候,我才真的发现自己对音乐是多么痴迷,我的生活不能没有音乐与演奏。就是那时,我对自己内心的热爱更加明确,也更加珍惜。
 
♬..♩~ ♫. ♪ ~ ♬..♩..♩~ ♫. ♪ ~ ♬..♩..♩~ ♫. ♪ ~ ♬..♩..♩~ ♫. ♪ ~ ♬..♩
 
Ryan Tani:我感到十分幸运,因为在我父母都不是音乐家的情况下,我从很小就接触到了音乐。起初,在我的恳求之下,我的父母同意我去学习小提琴,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乐器似乎并不是我的“真命天子”。
 
幸运的是,我不久便找到了真正属于我的“乐器”——我自己的歌喉。
 
在唱歌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完全沉浸于歌曲之中,并在音乐中找到最真诚、朴实的自己。是唱歌的过程让我感到我可以与文字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让我得以运用音乐的方式讲述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Q2 你们认为艺术与耶鲁的联系是如何在你们的工作或经历中体现的?
 
Florrie Marshall:我认为耶鲁大学是一个充满音乐与艺术氛围的地方。
 
2017年,我用在耶鲁艺术与媒体合作中心(CCAM)申请下来的奖学金发起了一个跨学科领域的项目。项目中,我们一起制作了一个手机软件。每一位下载了这个软件的听众都可以在一个巨大的色环中插入一个颜色或是图形来代表自己聆听音乐会的感受。这些颜色和图形最终会汇聚成一个巨大的色彩轮路并展示在表演者背后的大屏幕上。可以说,这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音乐体验。这个软件可以让观众真实的看见音乐对于自己产生的即刻影响。
 
另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是2018年10月我创建的非营利音乐组织——国际音响桥梁协会(The Sound Bridges International)。在创办这个协会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我究竟能用音乐为我的社区、社会带来什么?于是我开始策划心目中想要做的音乐会:一场允许观众沉静聆听、独立反思的音乐会。在这个目标之下,我和我的朋友们决定演奏门德尔松的《F小调四重奏》,因为这首乐曲里包含忧虑、躁动、狂野和一些思乡之情,而这些情绪正是我当下在自己的社区中感同身受的。
 
♬..♩~ ♫. ♪ ~ ♬..♩..♩~ ♫. ♪ ~ ♬..♩..♩~ ♫. ♪ ~ ♬..♩..♩~ ♫. ♪ ~ ♬..♩
 
国际音响桥梁协会活动与理念
 
Ryan Tani:去年,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在耶鲁大学的住宿区布置了一个多媒介的艺术展示空间。这个空间集合了电子技术和视觉化效果,为观众们和创作者们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体验。这就是我热爱跨学科、多媒介项目的原因:它创造了让人们分享、交换思想的无限机遇与可能。在这个空间中,我们可以既是创作者也是观众,我们会与外界产生一种别样的交流与互动。
 
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交互共享空间才可以让我们真正看清自己想获得什么,并表达自己真正所想表达的。
 
♬..♩~ ♫. ♪ ~ ♬..♩..♩~ ♫. ♪ ~ ♬..♩..♩~ ♫. ♪ ~ ♬..♩..♩~ ♫. ♪ ~ ♬..♩
 
Q3 在耶鲁音乐学院的支持下,纽黑文的“学校音乐倡议”由文字变为了现实。Florrie,我知道你是倡议中的一员,给我们讲讲你在其中的经历吧。
 
Florrie Marshall:这个项目可以分为疫情前与疫情后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都对纽黑文的社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疫情之前,耶鲁音乐学院的许多学生会以教学艺术家的身份去纽黑文学校的音乐部门帮助孩子们学习音乐。有时候我们会和一两个学生单独交流,帮助他们提升音乐水平。
 
线下的另一个部分是一个在莫尔斯夏季音乐学院长达一个月的教育项目。每天,纽黑文所有公立学校的音乐学院学生会来到这里学习室内乐、管弦乐,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个人练习。这里为想要学习音乐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实的假期生活。他们在这里学习、提升、交朋友,有许多不一样的收获。
 
在疫情之后,我们的项目整体调整为线上。线上的形式虽然丢掉了许多在现场才会感受到的真切与生动,但是我们也在努力学习如何将音乐搬到线上。许多学生开始站在音乐的角度上学习如何使用电子科技录制音频和视频,编曲,提交。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新技能。
 
♬..♩~ ♫. ♪ ~ ♬..♩..♩~ ♫. ♪ ~ ♬..♩..♩~ ♫. ♪ ~ ♬..♩..♩~ ♫. ♪ ~ ♬..♩


演奏小提琴的Florrie
 
Q4 Ryan, 听说你是“遇见交响乐团”的总负责人,给我们分享一下你在这个组织中的故事吧。
 
Ryan Tani:“遇见交响乐团”是一个总部设在巴尔的摩的草根乐团。这个乐团的成员大多是美国皮博迪音乐学院的校友和一些当地的专业音乐家,所以乐团里充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人才和层出不穷的音乐灵感。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创作音乐,一年中大概会办三至四场音乐会。
 
我们乐团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音乐厅”来演出。我们经常游走在城市中不寻常的角落,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演奏厅,随时随地开启一场音乐会。除此之外,我们乐团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庆祝特定的节日、纪念日。我们最重要的音乐会就是每年万圣节的演出。我们会在一个聚集性的地方拍一场无声恐怖片,并委托巴尔的摩当地的作曲家作曲,最后用一些我们的核心曲目来填补剩余部分。同时,我们也会穿着万圣节的服装在现场演奏一场音乐会,观众们也会穿着自己的特色服装来。这是一个齐聚的盛宴,我为这个项目感到十分骄傲。
 
♬..♩~ ♫. ♪ ~ ♬..♩..♩~ ♫. ♪ ~ ♬..♩..♩~ ♫. ♪ ~ ♬..♩..♩~ ♫. ♪ ~ ♬..♩
 
Q5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你们认为科学技术对于音乐艺术家有什么样的影响?
 
Ryan Tani:科技对于音乐的帮助让我倍感欣慰。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已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教育平台。这个平台让许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在音乐的各个新的、未知的领域都展开了学习与探索。这是一个独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特权。
 
♬..♩~ ♫. ♪ ~ ♬..♩..♩~ ♫. ♪ ~ ♬..♩..♩~ ♫. ♪ ~ ♬..♩..♩~ ♫. ♪ ~ ♬..♩



 
Ryan
 
Florrie Marshall:在我看来,疫情时期的线上音乐发展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首先,由于科技,我们有机会和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交流、学习。我们联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耶鲁音乐学院校友,开展了三次线上音乐会。我们的表演获得了5000多美金的收入。我们用这些收入补贴了那些由于疫情而丧失工作的音乐家们。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境遇,我们大概也不会有机会和这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音乐家们产生联系,更不会设想我们聚在一起能做成什么。
 
其次,这样相隔两地的音乐线上演出是无法与现场的音乐盛宴相媲美的。因此,有了这样一次漫长的音乐隔绝后,人们对于现场音乐演出的回归会更加期待。这样的渴求让我很激动。我想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坐在演奏厅把这种期待变为现实了。
 
♬..♩~ ♫. ♪ ~ ♬..♩..♩~ ♫. ♪ ~ ♬..♩..♩~ ♫. ♪ ~ ♬..♩..♩~ ♫. ♪ ~ ♬..♩
 
Q6 我们的采访即将接近尾声。在结束之前,我想问问你们,你们从耶鲁音乐学院毕业后之后有什么打算?
 
Ryan Tani:我对于唱歌的理解更多侧重于乐团所有人的相互配合、共同演奏上,而不是一人独裁的舞台。在我的理念里,所有参与演出的人需要聆听他人的节奏、相互配合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耶鲁音乐学院的这段时间,我真的有在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是有机会且有义务去重塑现在的古典音乐王国,去振奋新的独特嗓音,并重设合作这个艺术形式的定义。
 
我对于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有一种使命感。我也很高兴能在教学种和与年轻人分享故事、经验的过程中践行这种使命,以此来创造我内心中所认为的最真实的“社区”。
 
♬..♩~ ♫. ♪ ~ ♬..♩..♩~ ♫. ♪ ~ ♬..♩..♩~ ♫. ♪ ~ ♬..♩..♩~ ♫. ♪ ~ ♬..♩
 
Florrie Marshall:我现在正在组建国际音响桥梁协会的另一个委员会。我很想通过这个委员会来探索那些对女性来说特别且具有纪念意义的经历。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舒曼写给妻子克拉拉的一首曲子《女人的生命与爱情》。这首曲子优美、亲密、温柔地倒叙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养儿育女、怀胎、结婚等等。所以我很想创作一个类似的中提琴独奏作品,表现不同阶段的曲目。这可能是我下一个阶段的短期目标。
 
除此之外,我也十分热衷于音乐教学。我现在有一个私人的音乐工作室,目前有15位学生。在这个工作室中,学生和老师可以一起交流、分享。这就像把好几代音乐家聚在一起举办音乐会一样,探索着我们作为音乐家的未来。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热门国际学校 更多>>
国际学校选校升学网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址: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科学园区东川路555号6号楼7层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830451/54830452
直线:021-54830497 传真:021-5442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