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有家长说,孩子还小,不要管得太严,长大了就好了;孩子大点以后,又有家长说,孩子正是成长的时候,老说他的问题容易伤自尊,等老师教了就好了;还有的家长会说,孩子青春期,我没时间管也管不了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首先是家长们容易忽略的学龄前这个阶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长大了就懂事了。但恰恰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重要阶段。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这些并不是长大了就会了,而是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这些优秀习惯。
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有好的老师、好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天津早知道学校会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多年教学经验经验,来开发课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个重要阶段就是小学阶段,幼升小之后,孩子们对学习是抱着很美好的一个想法的,学校所布置的作业,孩子总是不用家长提醒就自己按时完成,每天去上学的时候也总是很积极,因为学校在孩子的眼里还是很新奇的一个地方,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去了,是因为学校变了吗?不是,是因为家长的要求变了。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刚学习1、2、3的时候就开始想着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没有时间陪孩子,更多的是把孩子“推出去”,想着“我是为了孩子好,将来有出息”。
实际上,适当的选择一些课外辅导课程,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的确是有好处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孩子面对着没完没了的课外辅导,心里是多么痛苦和无奈,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孩子厌学,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以及培训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可以以突出智力开发、能力训练为主,因为小学阶段一个人的智力完成了一生的80%。
第三个重要的阶段就是中学。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一般意义上讲都是属于中学阶段,升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了差距,在小学阶段可能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来,但是到了中学阶段,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每个人对知识的认可、接受程度不一样,成绩自然也就分出了一个层次,再加上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学生的青春期,还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所以孩子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
因此这个时候要鼓励教育为主,高中相比较初中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延伸,不管是在学科数量上、难度上,还是在学习的要求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这个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所遇到的青春期问题也越来越多。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明显的已经从心理上更加成熟,处事上也更加理智。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放平姿态,与孩子平等交往,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基本有了自立能力及是非判断能力。
不同阶段对孩子的培养目的是不一样的,在初中毕业以前,孩子更希望有父母的陪伴。希望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亲自参与进去,不要总是推给老师、推给培训机构,而是要和老师们共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