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老师的心声:大部分老师都是心性善良的,绝不是在黑心逐利

   日期:2021-08-26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0    
核心提示:这个暑假真的是见证了教培行业的没落,国家“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教培行业人心惶惶,同事们每天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失业。作为一个在教培行业最核心的角色——教培老师,想碎碎念一下我个人对行业、老师、家长、学生等多个层面的看法。
这个暑假真的是见证了教培行业的没落,国家“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教培行业人心惶惶,同事们每天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失业。作为一个在教培行业最核心的角色——教培老师,想碎碎念一下我个人对行业、老师、家长、学生等多个层面的看法。
 
故事从一句广告宣传语开始:“你不培训孩子,我们就培训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引发了众怒,我不知道这是哪个无良机构的广告牌,但这也绝不是个例。
 
的确,教育机构向市场投放的焦虑实在太多了,就我身边的家长朋友反馈,每天都被教育机构的销售打电话摧残洗脑,让孩子报课,已经厌烦了。而且信息泄露的现象又特别严重,我之前也只是注册了某“帮”的账号备课用,但也连番好几天接到电话让我报课。
 
加上资本的不断注入,机构不断扩张蔓延,使原本小而精靠口碑积累的机构变了味。这几年,逐渐演变成了全民培训,学校的教育反倒成了次要,培训机构成了主战场,个别校内老师开始不认真教学,孩子们的教育彻底陷入内卷,于是国家出手了……
 
在市场投放焦虑,就必然有人为焦虑买单,各行各业都一样。天下没有哪个父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升学率摆在那里,谁都不愿意被淘汰,让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被分流。于是衍生出了一批鸡娃家长,语数英科全部报满,甚至一科就2-3个培训老师去教,自己也承担了高额费用。
 
有的孩子心生怨念,彻底厌学;有的孩子倒是没有太大的反抗,可是对学习也是一种麻木的态度。这些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只是不断上课上课上课,培训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任何探索知识的欲望。但能说这是家长的错吗?也不是。
所以,有人把矛头对准机构老师,觉得机构老师不过是会上课的销售人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老师,且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那我就来说一说机构老师的真实现状。
 
在我从业的前几年,我所在的机构要求老师全天必须穿黑色皮鞋,且上课不允许坐着,那时候真的是不容易,周末每晚回家,别说嗓子痛了(所有老师的职业病,不值一提),脚底可真的是像针扎一样疼。工资水平,底薪3000, 一节课2个小时,2小时的课时费大概70元,而学生家长一节课交的费用是600元左右,那么剩下的大部分钱去哪了, 可想而知。
 
我不是想说机构老师多么的不容易,各行各业都不容易,也应该承受这份不易,只是让大家知道机构老师并没有想象的赚的那么多,可培训行业却是暴利的,钱去哪了?
 
我相信大部分老师面对一群未成年的孩子的时候,都是心性善良的,用心对待的,大部分绝不是黑心逐利的。
 
再来说一说学生本身,最近看到的铺天盖地的文章,都是在分析双减政策的,学生们自己的呼声倒是很少。
 
我的学生中,不乏有自己真的想学的,确实在学校吃不饱,这样的学生的家长往 往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你想报哪科,我作为父母全力支持你去学。他们可以自己高效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而不是填鸭式的报培训班,他们对学习是有自己的探索热情在的。
 
其实这类学生才是教培行业应该服务的对象,才能让行业良性循环。
 
可现在的教培机构只能苟延残喘,这和教培行业高层的胃口越来越大也有一定的关系,不作死就不会死,非要吸纳全部学生去报课,野蛮扩张干扰到国家的教育,怎么会不出问题?
 
理想世界是,学生确实分了两类,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文化课,一类是走文化课路线,一类是走职业技术类路线。
 
想走文化课路线的自己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可以去报培训班,培训班老师不至于失业,老师也是真心认真教学的,没能力的老师自然会被淘汰,没有过度的名师包装,全靠学生家长的口碑存活,没有资本的介入,没有泛滥的广告,校外老师想存活,就必须有真本事不断提高自己,有学生愿意跟着你不断学习。
 
走职业技术路线的未来前景也不错,没有社会歧视,家长也会放心让孩子去读职业技术类学校,过度焦虑不存在了。
 
但这一理想的构想,与职业技术类院校的改革和全民思想都密不可分,确实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国家任重而道远!
 
标签: 教培老师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热门国际学校 更多>>
国际学校选校升学网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址: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科学园区东川路555号6号楼7层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830451/54830452
直线:021-54830497 传真:021-5442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