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是继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之后,由暨南大学、香港维港教育集团和东莞伊顿教育集团联合创办的全国第二家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据了解,目前,该校可提供840多个学位,第一届学生招生规模约为450人,部分年级开放招收插班生,学校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
打造属于中国的国际教育体系
揭牌仪式上,广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副厅长朱超华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合同班,并提供技术服务。去年,全国首家港澳子弟学校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成立,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创新做出积极探索和良好示范。
他表示,希望东莞市支持、指导学校发展,为定居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子女提供更多就读选择,学校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上的优势,探索三地教育发展新模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符合大湾区发展需要的新生力量。
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理事长、东莞伊顿教育集团董事长董旭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在莞港澳台子弟学生约两万多人,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解决在莞港澳子弟学生教育问题,暨南大学与香港维港教育集团和东莞伊顿教育集团联合创办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
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地处东莞市高埗镇,占地面积近30亩,可提供840多个学位,其中包含300多个寄宿学位。学校以港澳台侨及外籍人员子女为招生对象,是一所提供涵盖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15年一贯制教育的非盈利性质的国际学校,前身为东莞伊仕顿国际学校。教师团队由港澳教师、外籍教师、海归教师及内地优秀教师组成。
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同为姊妹学校,两校课程同步实施、教师共同教研、学生共同备考、学校共享资源。揭牌仪式上,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校长赖炳华与香港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校长邱少雄在香港分会场进行缔结姊妹学校的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校风营造、课程设计、教师教研以及考试等多方面实现同步和资源共享,在教师培育、学生交流方面建立合作。
同时,董旭原表示,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将在暨南大学的指导下,在香港姐妹学校的支援下,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国际教育体系。
提供“内地+香港+海外”多元升学渠道
教学设计方面,据介绍,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以“暨大本色、湾区底色、港澳特色”为发展定位,以香港课程为核心,以国民教育为基础,以 IB 课程理念为指导,以“IB+港澳融创课程+HKDSE或港澳台联考” 为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内地+香港 +海外”多元升学通道。
幼小、初中阶段开设“IB+港澳融创课程”,以香港课程为核心,IB课程理念为引领,融入内地课程精髓与国民教育,英语、汉语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
高中阶段进入三年制备考模式,实行“国际+”课程模式,并将开设香港HKDSE课程和港澳台联考课程,以适应学生在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或海外实现升学的多种需求。学生在高二开始选科分流,分为联考班和DSE班,明确升学方向,并增设通识教育,开设经济类等选修课程,高三则进入冲刺阶段。
董旭原提到,由于东莞、广州两地生源体系有所不同,广州在升学渠道上以DSE为主,东莞学校则在高二年级分流并提供联考班和DSE班,这也是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有别于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地方。
长期居住在东莞的台湾家长邱女士是一位二孩母亲,两名孩子都是在两岁便入读伊顿国际学校,这次学校转为港澳子弟学校后,将继续在此学习。在她看来,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成立将会给港澳台学生在升学方面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更多出路,同时,她认为,以往国际学校过于偏重英文,而中文课时有限,对于看重中文教育的她来说并不满足,而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课堂调整正好对中文教育进行了补充。她也期待学校能在伊顿的基础上有更多优质资源的注入。
揭牌仪式上,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表示,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开办,将为东莞港澳台籍以及外籍人员子女提供多元化的优质国际教育服务,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到东莞生活创业,不断助推东莞营商环境优化和国际魅力提升,加速促进大湾区各政策要素有效衔接,对于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